二月二龍抬頭 國學專家“龍城”話龍
3月19日,本報請到我省國學專家、山西文瀛書院院長衛方正為大家解讀“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這在山西說起來很有意思,對于有‘龍城’之稱的太原來講,更是別具意義!彼麨楹芜@樣說呢?
“龍抬頭”溯源
“首先,中國的文明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農業文明,而山西則是農業大省,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農業很早就高度發達且成熟,其中很重要一個因素就是把時間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結合起來。二月二這個時期,天氣開始暖和,萬物開始生長,包括各種農作物和果木,所以用‘龍抬頭’這樣一個宏大壯麗的意向來表示萬物欣欣向榮!毙l方正講道,山西很早就出土過許多有關龍的器物,比如距今4000多年前的襄汾陶寺彩繪龍盤。
他表示,龍本身就是華夏民族尤其是以農耕為主的中原一帶之圖騰或崇拜物,將龍與農作物的生長結合起來,一是朗朗上口,便于記憶,二也體現了華夏民族到此季節愈加勤奮的狀態,“‘二月二龍抬頭’這個‘龍’還有一個印證,即根據古代天文學,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空劃分成若干區域,稱為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各七個,同時又將其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聯系起來。東方七宿包括300余顆星,它們組成的形象好似一條蒼龍!
其中,角宿象征龍的頭角,至二月初時,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盁o論從地上的出土文物,地上生長的農作物,還是從天上的星象來看,都完全可以和‘龍抬頭’的意象結合起來,因此,‘龍頭節’第一是起源于農事,第二是起源于農事與天文的關系!
“龍城”話龍
太原有“龍城”之稱,境內還有一座景色秀美的龍山!叭ツ甓露䲡r,我們曾在龍山上舉辦過祈;顒。我認為,山西是古老的農業大省,而太原作為省會城市,應在各個方面包括新春伊始的耕種在全省做出表率。即使如今太原已發展成為一座大都市,但周邊仍留有不少農田,此時以太原為核心的農事活動同樣會影響到晉南、晉北等地區,這一天的民俗活動也是很多的!毙l方正介紹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在二月二,對食物會有一定講究。如太原一帶要吃烙餅,因為龍已冬眠了一冬天,身上有很多泥巴,需要將泥巴清理下來,龍才能騰飛,于是以烙餅象征泥巴,即‘扒龍皮’或稱‘卸龍衣’。另外,近年在太原街頭常聽到的‘龍抬頭要吃豬頭肉’,實際起源于東北,還有些地方在這天吃雞蛋,即吃‘龍蛋’!
隨后,他還講了一個有趣的俗語來由!岸鲁醵睦戆l店一定門庭若市,因為理發、剃頭是目前二月二龍抬頭全國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項民俗。人們常說‘正月不剃頭,剃頭要死舅’,其實這是因為清代實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政策,但漢族人認為正月一個月不剃頭,就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希望以此緬懷祖宗、緬懷傳統,即‘正月不剃頭,剃頭要思舊’,后來人們以訛傳訛,逐漸演變成‘剃頭要死舅’。同時,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本報記者 李尚鴻 實習生 解佳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