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李耀君作品欣賞
0 2014-02-27
——談《訓蒙文》到《弟子規》和《人之規》的演變
李耀君
毋庸置疑,當代中國道德狀況和價值觀念面臨嚴峻挑戰。筆者認為,不論是假冒偽劣商品,還是低俗文藝作品和網絡信息,以及商業欺詐、貪污腐敗和諸多社會矛盾等,其深層次原因均在于人們的倫理道德出了問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一社會問題?《論語》告訴我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本褪钦f,治理國家和社會,首先應該抓住道德教育這一根本,與此同時再輔之以法制。
一、《弟子規》是儒家文化乃至儒釋道文化的集大成者。
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黎宣言》指出:“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從孔子那里重新尋找智慧!敝腥A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眾多學派,但主要可以歸納為儒、釋、道三家。清朝雍正皇帝在談到儒釋道之間的關系時說:“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萬法歸一,儒釋道三家學說本質上都是揭示人類和自然及其之間的發展規律。只是三者的重點和角度有所不同而已。儒家側重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家側重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佛家側重于人們自身心靈的關系。這其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體和基礎。
儒釋道的經典汗牛充棟。單儒家一家也是浩瀚如海。那么學習傳統文化從何入手呢?我們說《弟子規》是儒家文化乃至儒釋道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最簡明的儒家文化和傳統文化修習讀本。因此,我們弘揚傳統文化,就要從《弟子規》入手,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不斷提高國民道德素質,使人們正確認識“人生的意義”,摒棄“一切向錢看”的觀念,促進社會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從而促進社會和諧,讓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現代社會許多人拜金主義嚴重,其實金錢、物質、經濟等只是我們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和意義,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我們今天的許多人本末倒置。那么,怎樣的人生境界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呢?北宋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彼未枷爰覐堓d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奔玖w林先生說,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惫攀ハ荣t也告訴我們:“良田萬頃,日食三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币簿褪钦f,人們生存的物質條件其實是很簡單的,人生應該去追求那些比物質更有意義的東西:人格、道德、文化、精神……習近平同志指出:“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典籍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道理。領導干部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薄兜茏右帯肪褪沁@樣的一本書。
二、從《訓蒙文》到《弟子規》再到《人之規》的演變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康熙年間李毓秀所作。后經乾隆年間賈存仁修訂,并改名為《弟子規》。其內容以《論語》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指導思想,以“孝悌文化”為核心和根本,綜合吸收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精華編纂而成。內容包括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為人處世應有的基本理念和規范,是啟蒙養正、教育人們敦倫盡分、防邪存誠、養成忠厚作風很好的讀物。那么孝悌文化何以成為我們中華文化的根本呢?《論語》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币簿褪钦f,一個人只要能夠做到孝悌,那么,他處理其他人際關系和事情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2006年以來,筆者在學習和研究《弟子規》并給自己孩子教授時,感覺到其中有些內容帶有一定時代局限性,于是就與時俱進,反復征求各方意見,在清朝乾隆年間賈存仁修訂的基礎上,對其中某些過時的規范再次進行修訂,對個別語詞進行校訂形成了“現代修訂版《弟子規》”——筆者稱之為《人之規》。共修訂了25處。例如,將“報怨短,報恩長”改為了“勿報怨,報恩長!币驗椤皥笤埂边@種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對雙方的身體和工作都沒有好處,甚至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這一句的語義取自《太上感應篇》中的“受辱不怨”。再如《泛愛眾》部分將“凡是人,皆須愛”改為“對眾生,皆須愛!奔窗选胺簮郾姟钡摹氨姟庇伞氨娙恕蓖茝V為“眾生”,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這樣即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也體現了我們今天講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改后也與《總敘》中的“泛愛眾”相呼應。又如在《總敘》部分增加了一層意思,即“親與子,一起學,家庭睦,天下和!边@一句點明了只有通過父母親和孩子一起學習《弟子規》,才能更好地促進身心和諧、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驅使筆者把“現代修訂版《弟子規》”——《人之規》編輯成冊,并聯合一些愛心機構和個人聯合印贈社會各界百萬余冊。同時率和諧中國網發起“全民學習《弟子規》活動”,在全國各地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和會議論壇等巡講《中華文化是人生幸福社會和諧的法寶》數百場。2015年,陜西澄城縣教育局和電視臺邀請筆者作了20講《弟子規》視頻講座,并在澄城縣電視臺反復播放,各大視頻網站均可搜索到。
三、對《弟子規》認識上的幾個誤區
在弘揚《弟子規》中,我們碰到有人不同程度地對《弟子規》認識上有三個誤區:一是有人因噎廢食,認為《弟子規》是封建時代的產物,或者是覺得其中有些過時的內容,因此就徹底不學或不給孩子教;二是也有個別人混淆了“經典論述”與“行為規范”的關系,走向另一極端,認為《弟子規》不能修改。其實,《弟子規》是行為規范,它不同于《論語》、《道德經》等談話記錄或哲理論著。作為行為規范應隨時代發展而修訂。就像《學生守則》和《鄉規民約》等一樣,都要與時俱進。清康熙年間李毓秀作了《訓蒙文》后,乾隆年間賈存仁不僅進行了修訂,且將標題改為《弟子規》。時間過去300年左右,我們不能還固守著某些過時的行為規范。2010年12月,孔孟之鄉的山東省教育廳發文禁止推薦中小學生全文閱讀“舊版《弟子規》”等,正說明了這一點;三是還有部分人認為《弟子規》只是小孩子的讀物。其實,人人都是為人子女,人人都是為人弟子,因此,人人都有必要學習《弟子規》。鑒于《弟子規》的名稱容易讓一些人誤認為只是小孩子的讀物,筆者給其增加了一個別名——《人之規》,以便引起更多人的重視。
四、孩子學習,大人補課。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從191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中小學和師范學!皬U除讀經”,到1919年五四運動中喊出的“打倒孔家店”,再到十年“文革”時期(1966—1976)的“破四舊”和“批孔”運動,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態度過于偏激,進行了盲目批判,導致一個世紀以來,我們幾代人中大多數都缺了《弟子規》等中華傳統文化系統教育這門“必修課”,使今天人們的價值觀呈現出了一定程度的混亂和顛倒,社會的道德狀況面臨嚴峻挑戰。鄧小平同志在1989年“六四”后指出:“十年改革開放最大的失誤在教育!边@里的教育指的就是思想道德教育。2010年新華網上有這樣兩條報道:一是國家衛生部門調查發布:中國青少年的體能素質連續十年下降;二是境外媒體稱“中國是世界上拜金主義最嚴重的國家!倍嗝戳钊擞|目驚心!習近平主席在多次講話講話中強調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指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學益智,以學修身!痹趯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很有必要補上《弟子規》等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這門“必修課”,用文化和道德力量化解社會矛盾,提升社會道德,促進社會和諧。2006年以來,“和諧中國網”全民學習《弟子規》工作委員會已經并將繼續聯合各級黨政社團機構和愛心企業家教育家等各界有識之士一道,攜手弘揚《弟子規-人之規》,提高國民道德素質,促進社會更加和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簡介】 李耀君,國學教育指導師,國學書法家。1966年生,中共黨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受益者和傳播者,陜西渭南人(渭南是字圣倉頡故里、史圣司馬遷故里、印光大師故里、習仲勛同志故里)。陜西師范大學政教系畢業(哲學學士),F為和諧中國網總編輯、《弟子規》現代修訂者、臺灣孔子學院特聘教授、和諧書院院長、嫘祖書院名譽院長,兼任多所大學兼職教授和多家機構文化顧問。曾代表國學界擔綱央視《星光大道》評委。先后擔任過高中德育教師、大型國企辦公室主任、社團機構秘書長、報社總編等。2006年以來,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儒釋道的修習和傳播。在全國各類機構演講《國學與幸福人生》數百場。聯合全國愛心單位和個人向社會各界贈送《人之規》百萬余冊。倡導推動把黃帝生日農歷三月三日作為“中華父親節”、把黃帝元妃嫘祖生日農歷二月初十作為“中華母親節”、把至圣先師孔子的生日(公歷9月28日)作為“中華圣誕節”和“中華教師節”。榮獲“中華文化經典教育特別貢獻獎”和“孔子國學傳播獎”。中央電視臺和《聯合國友好畫報》等媒體先后報道。其書法作品多次被國內外知名人士和機構廣泛收藏,并用書法拍賣屢次參加公益慈善活動,榮獲“慈善書法家”稱號。
(郵箱:3308352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