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gg226"><center id="gg226"></center></bdo>
    <bdo id="gg226"><center id="gg226"></center></bdo>
  •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華夏寺廟文化網 2021-06-01 16:04

                喜大普奔!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馬上要畢業啦!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中國佛學院再次創造了“第一”。
          2021年5月30日,在中國佛學院首屆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會上,理凈法師、定禪法師、妙戒法師、思和法師,順利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理凈法師、定禪法師、妙戒法師、思和法師,是中國佛學院自主培養的第一批佛學博士研究生,這也是宗教院校在學術界支持下,培養的第一屆博士研究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從1989年首屆碩士研究生圣輝、道隆兩位法師畢業,到此次四位學僧通過博士論文答辯,中國佛學院用了32年。
                一
          縱觀今日中國的佛教,不管是道風最好的道場、法務最興隆的寺院,還是學風最好的佛學院、最有學術成就的佛教機構,其中都有從中國佛學院畢業的學生,在起著重要的作用。
          追溯中國佛學院的歷史,還要回到上個世紀。
          1956 年,經陳毅副總理批示,中國佛學院在北京法源寺成立。
          作為中國漢傳佛教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的院訓為:多聞多思、知恩報恩。
          “多聞多思”,是指在佛法學修上遵循“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勤修加行、法隨法行”的綱領,是學佛的自受用。
          “知恩報恩”,是指佛弟子在利他行誼中四恩總報的濟世情懷,是學佛的他受用。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1956年10月4日,人民日報刊發中國佛學院開學典禮報道,報道指出:“這個學院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個佛教研究機構。”
          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個佛教研究機構,此言非虛。
          成立之初的中國佛學院條件十分簡陋,但幾乎集中了當時佛教界所有的高級人才。喜饒嘉措大師任院長,法尊法師和趙樸初居士任副院長,周叔迦居士任教務長,教師隊伍包含呂澄、虞愚、正果、觀空、巨贊、葉均、了參、義方、明真、持松等,他們都是對佛學研究有一定造詣的碩學名德。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法尊、周叔迦、觀空、葉鈞、虞愚、明真、正果等佛學院教師在舉行院務會議
          從1956年到1966年,中國佛學院面對重重困難,先后開辦了漢語系佛教專修科、本科、研究班、短期培訓班以及藏語班等班級,畢業學僧六屆,培育出410名漢藏佛教人才,其中漢語系學僧384人。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五十年代中國佛學院學僧
          這些畢業學僧有的被選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的成了佛學研究人員、有的立足佛教弘法事務,為愛國愛教的事業發揮了巨大作用。
          通過中國佛學院官網,可以查詢到中國佛學院第一屆學僧的不完整名單,在名單中,你可以發現明學、明哲、傳印等高僧大德名字。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88屆畢業典禮,前排右數第二人是傳印法師
                 二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佛學院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于1980年9月正式恢復。
          法尊法師、趙樸初居士先后任第二、三任院長。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趙樸初居士在中國佛學院畢業生典禮上講話
          恢復初期,中國佛學院在邀集了一批優秀的法師、老師,組成了一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之外,還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等院校、研究機構聘請了不少的專家、學者、教授,來學院授課。
          1980年恢復辦學后的第一屆是預科,當時從全國各地寺院經過嚴格考試共招收學僧41人,兩年中總共學習了二十多門課,并由正果法師給他們授予三壇大戒,這是中國佛學院恢復以后的第一次傳戒法會。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正果法師給中國佛學院第一屆學生傳戒
          在這期間,班禪大師一直關注著中國佛學院的建設,先后多次來院視察,了解佛學院的教學情況,并為學生開示,勉勵大家好好學習,鉆研佛學,為繼承和發展我國的佛 教事業作出貢獻。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班禪大師視察中國佛學院
          這一階段,中國佛學院全面發展。
          1981年,蘇州靈巖寺分院成立;1982年,南京棲霞山分院成立。
          通過分院辦學,中國佛學院為地方佛教輸送了不少中級管理人才,同時也為中國佛學院提供了充足的生源。
          1981年,中國佛學院學院開始向外選送留學生。 首批選送傳印法師和姚長壽居士兩人,到日本京都佛教大學學習。
          1983 年 7 月再次選送本科學生德宗等四人前往日本。
          1986 年 12 月,派遣圓慈、凈因等五名學生前往斯里蘭卡學習。
          1997 年 12 月,選送普正、達正二位法師到韓國圓光大學留學。
          此外,前往其它國家和地區學習、進修的學生也為數不少。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趙樸初居士與留日回國的傳印法師和姚長壽居士親切交談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中國佛學院派往斯里蘭卡留學的第一批五比丘
          1985年5月24日,“中國佛學院學生會”成立。學生會成立當天,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來電祝賀,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有關團體派代表出席。這個學生會,是中國佛學院歷史上的第一個學生組織。
          1986年,中國佛學院恢復了研究生班,這是學院恢復后的又一大舉措。
          1989年7月,首屆研究生圣輝、道隆兩位法師畢業。
          此后,研究生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這些研究生的培養,為學院充實了師資力量,提升了教學和研究水平。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中國佛學院研究生導師劉峰教授與研究生合影
          1992年,趙樸初居士在92屆畢業典禮上說,中國佛學院是佛教界非常重大的“希望工程”。
          1994年,趙樸初居士在94屆學僧畢業典禮上強調,中國佛學院應加強建設,成為一所綜合性佛教大學。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趙樸初居士勉勵學僧題詞
            1998年,中國佛學院教學樓經過兩年建設終于竣工。教學樓總建筑面積為2348平方米,有八個教室、禮堂和可收藏幾十萬冊書的圖書館等設施。
           趙樸初居士認為“佛學院教學樓有這樣的規模、標準,在近代史上還是第一次”。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1996年,中國佛學院教學樓奠基儀式
                    三
          2002年的中國佛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指出,大力加強僧才的培養工作,“是關系中國佛教命運和走向的頭等大事”。
          這 翻開了中國佛學院的世紀新篇。
          隨著中國佛教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組成,中國佛學學院 的領導班子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一誠老和尚為中國佛學院第四任院長,圣輝大和尚為常務副院長,傳印法師、姚長壽居士為副院長,向學法師為教務長,廣如法師為副教務長,持真法師為教務室主任,理證法師為教導室主任。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一誠老和尚擔任中國佛學院第四任院長
          學院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完善,使學院的各項事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003年, 學院所有的法師、老師待遇全部上調,研究生的生活費也有增加, 學院 圖書館的圖書種類也得到很大擴充。
           2004年,重新審訂了《中國佛學院管理規章制度》,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此外,學院還對四年的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材編寫等工作進行了籌劃安排。
          2005年,學院完成了電力增容等基礎工程和法源寺第一期維修工程。
          2006年春,又開始了院址法源寺二期維修工程……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中國佛學院參與編寫佛教院校教材
          在基礎建設改善、各項管理制度提升的基礎上,學院還組織師生積極參加各項佛教教育文化交流,舉行各種有利于教學水平提升的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綜合素質。
          2002年,戒律學研究生覺燈在“中國佛教協會成立五十周年演講會”上獲得第一名;
          2005年,三論學研究生體恒在“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征文中獲得一等獎,妙智和真體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
          除此,還有一些法師、學生應邀參加不少學術研討會,發表了高質量的論文。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
            傳印長老為赴印度德里大學留學的體恒法師頒發了2010年度的全額獎學金
            從1956年到2021年,中國佛學院已經走過65載,中國佛學院的65載,對中國佛教來講,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中國佛學院,就像一位偉大的母親,無怨無悔地哺育了一批又一批法源學子。
           在中國佛學院的畢業生中,有享譽海內外的高僧大德,有年輕的方丈住持,有寺院的各級執事,有各級佛協的領導,還有獻身于佛教教育事業、弘法利生事業、法雨普灑于各級佛學院的法師,也有默默無聞地進行佛學研究或自我修持的法師……
                                       編輯:紅研


    歷32載“苦修”,中國佛教最高學府首屆博士生即將畢業好消息:2021全國素質教育新課堂教研成果評選開始了,主要有論文、課件、微課教案評選等。同時開展第十四屆“正心杯”全國校園科幻寫作繪畫大賽。主辦單位:《山西科技報·今日文教》編輯部、中國中小學教育藝術教與學研究中心、《作家報社》、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中華文教網等。咨詢電話;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下一篇:第二屆《奉天詩歌獎》捐贈活動圓滿完成
    上一篇:廣西桂平市道教界開展“六一”兒童節慰問留守兒童活動
    相關文章
    中國文藝名家展覽館
    返回頂部
    分享按鈕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 <bdo id="gg226"><center id="gg226"></center></bdo>
    <bdo id="gg226"><center id="gg226"></center></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