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愛教的一代高僧——巨贊法師
1980 2021-08-21
說要離妄想,能離得了嗎?今天的人,一坐下來就妄想紛飛。想天上、想地下,想中國、想外國,想地球上的、想地球外的。什么都在想。
為什么現代人容易疲憊?容易心力憔悴?就是因為妄想太多,消耗了心能。人的心理能量原本是很大的,但是你給心理世界帶來許多負擔,壓得它喘不過氣來。因此,我曾經做過一個講座,叫“打開心靈的枷鎖”。就是要還你心靈的本來面目。
但是今天這個世界,時時處處都在讓我們打妄想。你們學過哲學吧?哲學讓你干什么?要有邏輯。什么叫邏輯?邏輯就是讓你打妄想,讓你不停地想。所以,哲學家都是妄想家。你們去看大哲學家的傳記,他們大多都是瘋瘋癲癲的。為什么呢?他處在妄想的狀態。
你們有沒有覺得,人想得太多容易衰老?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見一個朋友。他本來是黃種人,但當時怎么看都像非洲人。臉上黑黑的,眼睛凹進去,腦袋也耷拉著,身體狀態非常差。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神狀態不好。我們看到這種精神狀態后,往往第一反應是什么?會問:“最近你在想什么呢?精神狀態怎么不好?”對方一般會回答:“最近事情太多了,搞得我焦頭爛額的!”
所以,想得太多、妄想太多,就會把你旺盛的體能消耗掉,讓你的生理機能透支。因此,妄想多的人、思考多的人頭發容易白,眼睛容易花,臉上容易長皺紋,會面目憔悴。
但是,你是用心在想,又沒有用體力想,為什么會這么憔悴呢?原因在哪兒?體有體能,心有心力。就是說,你無謂地耗費了你的心理能量。
心理的本能是什么?遠離妄想、遠離邏輯、遠離角度,這才是心本來應有的狀態。一旦有了角度,你能夠看得全面嗎?
比如我手里拿的這只杯子。今天人習慣于選個角度去認識它。選哪個角度呢?不是上面,就是下面;不是左邊,就是右邊;不是前面,就是后面。如果從我所在的角度看過去,能看到杯子的背面嗎?不能。今天搞科學的說:“要找準角度!蔽揖头磳。我認為看問題不應該有角度。因為有了角度,就片面。還有,看問題不能有套路。有套路,就不能把握整體,無法掌控全局。
保持心理的本能,就是要拋棄角度,拋棄套路,回歸到內心的真實狀態。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全面地把握事物,才能夠整體聯動,才不會顧此失彼。所以,佛就告訴大家,不要左邊不要右邊,不要前面不要后面。那是什么境界?是全面思維的境界。
我今天倡導一個觀念:保護你內心的心理能源。只有這樣,你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夠生存得更有意義。
編輯:紅研
好消息:2020全國素質教育新課堂教研成果評選開始了,主要有論文、課件、微課教案評選等。同時開展第十三屆“正心杯”全國校園科幻寫作繪畫大賽。主辦單位:《科學導報·今日文教》編輯部、中國中小學教育藝術教與學研究中心、《作家報社》、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中華文教網等。咨詢電話;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